【儀器網 時事聚焦】當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總體態(tài)勢逐漸向好,全國各地工業(yè)企業(yè)紛紛開始有序復工復產,一波又一波的復工潮引發(fā)的人流量激增問題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和壓力。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比如機場、火車站、醫(yī)院等地方,如何避免交叉感染更是亟待解決的重難點問題。
為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有效防控疫情,除了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提醒居民外出佩戴口罩外,不少公共場所,例如超市、地鐵站,工業(yè)園區(qū)等入口處還安排了工作人員進行人體測溫,嚴格把控進入公共場合的人員身體狀況,一旦發(fā)現異??杉皶r送醫(yī),一方面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治療就診時間,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公共場所人員交叉感染的風險。
針對人體測溫,傳統(tǒng)的測溫儀器便是體溫計,然而體溫計在測溫過程中耗時較長,并不適用于大規(guī)模的人體測溫篩查工作。有鑒于此,在科技的助力下,紅外熱像儀應運而生。據了解,在人體測溫過程中,由于人體體表溫度較高區(qū)域一般分布在人臉五官周圍以及口腔內部等,這些部位的血管較多,皮質層較薄,故而可以使用紅外熱像儀對人臉部進行快速掃描,然后操作人員可以通過儀器屏幕上顯示的圖像色彩和熱點追蹤顯示功能來初步判斷人體發(fā)熱情況,從而大大提高了測溫的效率和準確率。
除了上述提及的體溫計、紅外熱像儀,近些年來,市面上還推出了各類手持式人體測溫儀、耳溫槍、醫(yī)用測溫智能頭盔、測溫門等,這些先進的儀器設備為疫情防控工作帶去了諸多便利。然而在測溫過程中,使用這些儀器設備都無可避免的需要配置工作人員,在火車站、機場等人流量較多的地方,測溫效率仍不太理想。
為進一步提高測溫效率,降低公共場所測溫的交叉感染風險,近日,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與常州威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組成科研攻關團隊,突破多項技術難題,對普通測溫門進行改造升級,研發(fā)出了無人化操作,可實現多人測溫的智能紅外成像式人體測溫門。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普通測溫門一般采用單個或多個測溫元件進行單點測量,該測量方法測量的點位少,無法進行直觀的測量。此外,單元測溫元件是以區(qū)域平均溫度的方式進行測量,在人體反射率不均勻的情況下,測溫門的測溫準確率容易受到影響。有鑒于此,智能紅外成像式人體測溫門采用了高分辨率遠紅外成像儀,在相機視場內可以同時對11萬個點進行溫度量測,能夠實現直觀測量的同時提高量測的準確率。此外,該設備采樣頻率高達50赫茲,可對移動人員進行現場快速檢測,測溫人流速度上限達每分鐘600人,適用于機場、火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研究人員表示,目前,該測溫門已經完成了各類技術性能檢測,將盡快形成量產投入疫情防控。
科技是人類同疾病較量的有力武器,自科技萌芽并逐步發(fā)展以來,人類歷史上戰(zhàn)勝大災大疫都離不開科學發(fā)展和技術創(chuàng)新。我們可以看到,自從新冠肺炎爆發(fā)以來,全國各大科研院所夜以繼日,攻堅克難,努力研發(fā)多種新型儀器設備,只為這場戰(zhàn)“疫”的早日結束。而在近日,全國各地不少關于零新增、零感染、零死亡率的消息陸續(xù)出現,增強了國人防抗疫情的自信。這個“零”來之不易,既離不開國家有關部門防控疫情的果斷決策,又離不開科技力量的支撐。
眼下,疫情防控工作依舊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各方面防控措施絲毫不懈怠。雖然疫情還沒有解除,但是全國多個省市區(qū)已經陸續(xù)將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下調為二級,這從側面向社會釋放出了疫情轉好的積極信號。相信,在科技的持續(xù)發(fā)力下,接下來的疫情防控工作將會愈加順暢。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